大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 49题
测评介绍
现代比较公认的压力定义是由拉扎罗斯和弗克曼(Lazarus&Folkman)提出。他们(1984)认为,心理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当个体认为这种关系超出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并产生威胁时,压力就形成了。简而言之,压力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义提出了压力的三层内涵:首先,压力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依照拉扎罗斯和弗克曼的观点,压力是存在于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评估和认知,这表明压力既不是完全来自客观,也不是完全来自主观。因此,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评价会产生不同的压力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因不同的评价而有不同的压力感受。其次,压力是使人感到威胁的内外刺激;第三,压力是个体的主观反应。这两点表明压力不是单纯地由紧张刺激或事件造成,个体能够感受到压力,关键还在于个体对客观刺激的主观认知,即评估和应对。当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或资源应对面临的紧张刺激时,他们就不会产生压力。反之,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当前刺激,他们才会感到力不从心,进而产生压力。因此,这个定义得到压力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对压力源的定义比较一致,概括地说,压力源就是引起个体压力反应的内外刺多为消极生活事件,如不能实现的期望、创伤、日常冲突和烦扰等。
使用须知
1、测评结果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并参考近1-2周的个人感受。
2、测试软件会根据测试人所选择的选项自动生成结果,但该结果并不能用于替代正式的诊断。
3、请注意,本测试仅作为初步参考,如果您感到需要深入了解和解决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参考文献
陈芳蓉.大学生学业压力源与睡眠质量的特点及其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0.
翟云飞.积极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学业压力与职业延迟满足间的关系:中介还是调节?[D].山西师范大学,2017.
李美凤.大学生学习压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2.DOI:10.27060/d.cnki.ghbcu.2022.00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