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A.压实功率
B.碾压速度
C.压实遍数
D.压实度
E.铺筑层厚
A.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
B.丘陵和山岭地区的岩石地段
C.平原地区的盐渍土地段
D.丘陵和山岭地区的重粘土地段
E.岩石的弃方地段
A.卵石土
B.粘性土
C.砂类土
D.膨胀土
E.盐渍土
A.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雨期过后再修整到设计坡面。
B.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两层均应设置排水横坡
C.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两层均应设置排水纵坡
D.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纵横排水坡
E.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宜水平设置
A.必须在滑动面以外修筑1~2条环形截水沟
B.应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
C.地下水可采用暗沟排出或对地下水进行封闭
D.坡面上有裂缝时应直接用粘质土回填夯实
E.树枝状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滑体坡面上的径流
A.振冲器就位对中
B.清孔
C.关机停水
D.加料振密
E.强制搅拌
A.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强度高的粘性土作为填料
B.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
C.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
D.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可用作路堤下部做填料
E.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可用作路堤边部做填料
A.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可不拆除
B.既有路基有包边土时,宜去除包边土后再进行拼接
C.拼接宽度小于1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再削坡或翻挖既有路堤等措施
D.宜在新、老路基结合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E.拓宽路基应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A.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
B.拦截地下水
C.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
D.减缓地下水流速
E.将地下水排出路基范围内以外
A.软质岩石可以用于路床填筑
B.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mm
C.路堤填料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D.硬质岩石不能用于路床填筑
E.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A.平原区的重黏土地段
B.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地段
C.岩石地段
D.路堑的弃方地段
E.平原区的盐渍土地段
A.石方的集中程度
B.地质、地形条件
C.公路路基断面的形状
D.工人数量
E.工程造价
A.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B.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C.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
D.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下层
E.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应小于设计宽度
A.地面横坡水平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B.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C.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D.地面横坡为1:5~1:1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
E.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5m
A.软土地段地基
B.滑坡地段路基
C.杂填土地段路基
D.岩溶地区路基
E.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
A.铺筑过渡层
B.垫层
C.封层
D.透层
E.铺设无纺土工布隔离层
A.渐近法
B.坐标法
C.图解法
D.计算法
E.偏角法
A.坐标法
B.切线支距法
C.直线法
D.偏角法
E.偏转法
A.适用于细粒土的密度测试
B.测定时,测试员打开仪器应退出3m之外
C.利用灌砂测定现场挖坑的体积,并计算其密度
D.利用放射性元素测定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含水量
E.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时,应将放射源棒放入已预先打好的孔内
A.击实试验
B.辗压实验
C.振动台法
D.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E.固结仪法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