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财会类
财会类
A.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B.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C.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D.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A.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B.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C.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D.购买方对于合并前本企业已经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合并发生后在满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A.某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该时点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会计期末公允价值变为90万元,会计确认账面价值为90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保持不变,仍为100万元
B.一项按照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最初以1000万元购入,购入时其初始投资成本及计税基础均为1000万元,假设未宣告分配股利,则当期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仍为1000万元
C.一项用于出租的房屋,取得成本为500万元,会计处理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一年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50万元
D.企业支付了3000万元购入另一企业100%的股权,购买日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则企业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为400万元,如果符合免税合并的条件,则该项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
A.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职工薪酬支出,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计算计税基础时不扣除超标的部分
B.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计算计税基础时不扣除超标部分
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职工教育经费,税法规定允许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计算计税基础时要扣除这部分
D.辞退福利通常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A.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B.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C.支付的工资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
D.支付的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
A.应当谨慎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B.应当足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C.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适用的税率计量,如果未来期间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新税率计算确定
A.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缴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B.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C.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D.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即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当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A.递延所得税费用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B.当期应交所得税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C.当期所得税应该作为所得税费用单独在利润表中列示
D.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涉及的企业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则双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可以予以抵销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B.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C.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D.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在贷方,因本期所得税税率上升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A.企业发生的可用于抵减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亏损额
B.会计计提的折旧大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C.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规定的折旧
D.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的公允价值上升
A.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以可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企业应以当期适用的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C.企业应以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未来的适用税率可以预计)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
D.只要产生暂时性差异,就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A.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资产
B.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
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
D.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
A.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B.本期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投资企业对采用权益法核算并打算长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
D.本期应付职工薪酬中超过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的部分
A.确认当期所得税287.5万元
B.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C.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
D.确认所得税费用362.5万元
A.2×18年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90万元
B.2×19年年末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为0万元
C.2×19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64万元
D.2×19年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550万元
A.对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而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初始投资成本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
D.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持有),因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确认调增的长期股权投资
A.无暂时性差异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万元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44万元
A.会计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
B.确认国债利息收入同时确认的资产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D.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