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A.公路线性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B.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
C.科学.合理地布设路线平纵面线性,对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公路对沿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城市道路是道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供汽车行驶,且具备一定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A.高速公路桥梁不要求设置人行道
B.高速公路上一般设计为波形钢板护栏
C.公路桥梁栏杆高度通常为50~100cm
D.人行道安装好后需进行人行道铺装
E.人行道宽度一般为0.5m或1m
A.梳形钢板伸缩缝适用于变形量达20~50cm的桥梁
B.模数式伸缩装置最大位移可达1200mm
C.橡胶条伸缩缝可用于高等级公路的中、小桥梁
D.弹性体材料填充式伸缩缝由高黏弹性材料和碎石结合而成
E.边钢梁和橡胶密封带组成的单缝式装置适用于伸缩量为60mm的公路桥
A.主缆索承担部分横向风载
B.主缆索中的拉力通过锚碇传至基础
C.加劲梁不考虑其结构动力稳定特性
D.吊索可将桥面活载传递到主缆索
E.吊索与主缆索的连接方式有锚固式和销接固定式
A.刚构体系在固结处会产生很大的负弯矩
B.塔梁固结体系需要设置较大吨位的支座
C.悬浮体系需要加强支承区梁段的截面
D.支承体系主梁在墩塔处设置支点
E.悬浮体系必须施加一定的纵向约束
A.无围堰筑岛其护道宽度不小于1.5m
B.岛面应比施工最高水位高出50~70cm
C.墩台位于浅水区宜用筑岛法施工
D.重力式沉井一般在船坞或船上进行拼装
E.沉井接高加重要均匀对称进行
A.大直径桩每隔2.0~2.5m设置一道加劲箍筋
B.修建群桩基础时,其承台的厚度不宜小于1.0m
C.内力计算不需要配筋时亦应设置构造钢筋
D.横系梁的高度可采用0.8d~1.0d
E.钻孔灌注桩所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1.5h
A.按受力条件分为钻孔灌注桩和沉入桩
B.按材料分为木桩、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
C.桩主要依靠桩侧土的摩阻力支承称为支承桩
D.按承台位置可分为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E.按桩轴方向可分竖直桩、单向斜桩和多向斜桩
A.地基计算沉降过小
B.采用浅基础施工困难
C.适宜的地基持力层位置较深
D.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较低
E.结构抗震需求相对较大
A.埋置深度较浅
B.需要开挖基坑
C.基础埋深一般为地表5m深度以下
D.基础底面直接设置在土层或岩层上
E.渗水土质的基坑开挖不考虑设置排水沟的宽度
A.季节性冻胀土层中墩台基底埋深不受冻深限制
B.大、中桥基础在有冲刷处基底埋深一般为1~4m
C.墩台基础设置在岩石上时,应清除风化层
D.地面高于最低水位但不受冲刷时,则不宜高于最低水位
E.冻胀土墩台基底应埋入冻结线以下不小于25cm处
A.石拱桥
B.板桥
C.肋形梁
D.桁架拱和刚架拱
E.大跨径拱式桥
A.独柱
B.实体式墩台
C.双柱
D.三柱
E.空心墩
A.涵洞中线与地面线的关系
B.涵洞洞身截面形状的不同
C.涵洞施工工艺的不同
D.建筑材料的不同
E.涵洞水利特性的不同
A.构造简单
B.施工方便
C.建筑高度小
D.可有效降低路基平均高度
E.伸缩缝少.车辆行驶平稳
A.路线与一条明显沟形的干沟、小溪相交,且上游汇水面积小于0.1km2
B.山区公路的路线上、下坡变坡处
C.路线纵坡由大于6%变换至小于3%的变坡处
D.路线跨越农田、灌溉沟
E.路线与其他道路相交叉时
A.八字形轻型桥台
B.一字墙轻型桥台
C.U形桥台
D.耳墙式轻型桥台
E.埋置式桥台
A.围堰的顶高宜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不包括浪高)50~70cm
B.围堰的外形应适应水流排泄,大小不应压缩流水断面过多
C.堰身断面尺寸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基础施工期间,围堰不致发生破裂.滑动或倾覆
D.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渗漏,对围堰外围边坡的冲刷和修筑围堰后引起河床的冲刷均应有防护措施
E.围堰内形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
A.钢筋混凝土墙
B.塑性混凝土墙
C.素混凝土墙
D.黏土墙
E.现浇及预制组合墙
A.管柱
B.沉入桩
C.钻孔灌注桩
D.挖孔灌注桩
E.摩擦桩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