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A.开始加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复核
B.浇筑标志基础前应对标志设置位置逐个核对
C.架设标志时面板允许出现过度偏转或后仰
D.加工支撑结构时应保证钻孔在钢材镀锌之前完成
E.悬臂式标志应注意控制内边缘至土路肩边缘的距离
A.防落网
B.遥控摄像机
C.防眩设施
D.防风栅
E.防雪栅
A.出、入口车道设备数量、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B.计重秤台应埋设在一个板块的中心
C.ETC车道前方5km处应设置预告标志
D.埋设计数线圈的位置应设有接缝
E.安装后其平整度应符合车道平整度要求
A.柜、盘、箱的金属柜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B.基础型钢安装直线度和水平度全长应大于5mm
C.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1MΩ
D.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8m
E.当S在35~400mm2时,导体最小截面积应小于S/2
A.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宜分开布设
B.电源电缆和用户电缆应放置在同一线束
C.电源线的熔丝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D.截面在10mm2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接线端子
E.截面在10mm2以下的多芯电源线应加装接线端子
A.Am级和Sm级用于路侧护栏
B.加强型护栏的中心间距为4m
C.波形梁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
D.波形梁顶面应与道路平曲线相协调
E.护栏板的搭接方向与行车方向相同
A.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2000kN
B.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C.敷设管道光、电缆时应以有机油脂作为润滑剂
D.以人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1000m
E.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大于2m
A.检查合格前即可进行电缆接续
B.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大部分合格
C.配线电缆芯线绝缘电阻合格
D.配线电缆排列整齐,线束交叉,接头呈椭圆形
E.电缆接续前检查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返修
A.接续前根据预留要求留足光缆长度
B.核对光纤、铜导线并编号作永久标记
C.纤盘的接头部位平直受力
D.增强保护可采用热可缩管法、套管法和W形槽法
E.接续完成后余纤盘在光纤盘片内,盘绕方向应一致
A.光、电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B.敷设后的光、电缆应紧靠入孔壁
C.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1.5m
D.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E.孔径≤90mm的标准管内一次性穿放子管数量不小于3
A.机箱及地脚螺栓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B.车道至收费站内的传输线允许有中间接头
C.电源及视频传输线路按规范要求连接到位
D.防腐措施得当,裸露金属基体无锈蚀
E.设备基础混凝土表面有损边、无掉角
A.与道路其他设施相协调
B.不利于防止收费作弊
C.尽量减少对道路的交通干扰
D.尽量使用国外引入的设备
E.多方案设计优化比选、分期实施
A.室内布缆、布线应在防静电地板交叉排列
B.重点检查电源线、地线等配线正确无误后方可通电
C.基础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或等于10Ω
D.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顶面预埋钢地脚螺栓
E.有静电要求设备开箱检查时必须穿防静电服或带防护腕
A.防眩板的间距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B.防眩板整体上应高低一致、线形顺畅
C.不同类型的视线诱导设施安装高度应一致
D.防眩板施工不得损坏中央分隔带上其他设施
E.波形梁护栏设置诱导标应注意对路肩石的保护
A.护网防雷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B.隔离栅的立柱埋设应分段进行
C.立柱横向应线形顺畅不得参差不齐
D.隔离栅网片应从立柱中部开始安装
E.防落网安装前应检查桥梁上的预埋件
A.交、直流电源的馈电电缆必须分开布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缆应分离布放,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B.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C.电源线必须用整段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
D.采用胶皮绝缘线做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的红蓝标志
E.截面在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电源线严禁与设备直接连接
A.梁柱式
B.波形钢板护栏
C.钢筋混凝土墙式
D.缆索护栏
E.组合式
A.设备开箱检查必须由业主、承包方和监理方共同参加
B.设备应按设计位置交叉排列,方向正确,位置合理
C.室内布缆、布线应在防静电地板下各种电缆应同槽布设
D.对有静电要求的设备,开箱检查、安装、插接件的插拔时,必须穿防静电服或带防护腕
E.设备调试,应先进行通电试验,然后测试相关的技术指标及调试软件
A.遮光角
B.立柱间隔
C.密实度
D.防眩高度
E.网孔尺寸
A.立柱式路灯对地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MΩ
B.钢管做灯杆时,钢管直径不应小于20mm
C.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做过载试验
D.灯具的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吊挂销钉的直径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