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A.存在低初始应力
B.无地下水
C.有地下水
D.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E.存在高初始应力
A.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时,应使其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50℃、内表温差不大于25℃
B.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层、分块浇筑,分层、分块的尺寸宜根据温控设计的要求及浇筑能力合理确定;任何情况下,不得进行全断面一次浇筑
C.分层浇筑时,在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下层混凝土的顶面作凿毛处理,且新浇混凝土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的温差宜小于20℃
D.分块浇筑时,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应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并应在浇筑完成拆模后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
E.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宜在气温较低时进行,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
A.工程量
B.施工人数
C.各种资源的单价
D.各项资源的数量
E.单位实体工、料、机资源的消耗数量
A.工程项目名称
B.事故地点和发生时间
C.责任人处理情况
D.事故经过
E.采取的措施
A.上承式桥
B.特大桥
C.大桥
D.中桥
E.小桥
A.净矢高
B.计算矢高
C.桥梁高度
D.桥梁建筑高度
A.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
B.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可采用绑扎接头
C.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D.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A.TSP法每次预报的距离宜为100~150m
B.TSP法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
C.超前水平钻探每循环钻孔长度应不低于30m
D.地质雷达法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不应小于10m
A.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当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1L/2时宜在一端张拉
B.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且不应小于1.5倍预应力筋直径
C.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
D.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
A.梁体的预制可与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缩短了建桥周期
B.预制梁的混凝土龄期比悬浇法的长,从而减少了悬拼成梁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C.预制场或工厂化的梁段预制生产利于整体施工的质量控制
D.无须建立落地支架
A.支架弹性变形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误差
B.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
C.实际预应力超过设计预应力
D.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
A.高强度混凝土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B.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C.高强度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确定后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D.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
A.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是否符合
B.施工方案是否符合有关法规要求
C.审查施工方案中的计算书
D.审查施工方案中的创新点
E.施工方案中的资源需求情况
A.查明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地质条件,预测不良地质和重大地质问题
B.为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C.为接下来的物理勘探做准备
D.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E.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A. 挖孔施工时相邻两桩孔可以同时开挖
B. 采用混凝土的护壁支护的桩孔必须挖一节浇筑一节护壁
C. 孔内有积水且无法排净时,宜按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要求施工
D. 孔口处应设置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的护圈,并应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A. 路拱横坡
B. 拦水带
C. 跌水
D. 路肩坡度
A.传力杆
B.压力杆
C.导向杆
D.拉杆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