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A.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B.沟底不能埋入不透水层内
C.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
D.寒冷地区的暗沟出口处也应进行防冻保温处理
E.暗沟采用混凝土砌筑时,沿沟槽底每隔10~15m应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
A.液限在40%~70%之间、塑性指数在18~26之间
B.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C.采用湿土法制作试件,试件的CBR值满足规范的规定
D.不得作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床、零填及挖方路基0~0.80m范围内的填料
E.不得作为三、四级公路上路床、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m范围内的填料
A.减载应自上而下进行
B.开挖坡面不得超挖
C.严禁采用爆破法施工
D.减载应自下而上进行
E.支挡及排水工程在边坡上分级实施时,宜开挖一级,实施一级
A.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B.排水沟线形应平顺,转弯处宜为弧线形
C.蒸发池池底宜设0.5%的横坡,入口处应与排水沟平顺连接
D.挖方路基的坡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
E.混凝土预制块急流槽,分节长度宜为5—10m,接头采用榫接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的公路路堤
B.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没的填土路堤
C.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
D.土质路堤工程的施工
E.半填半挖地段、挖填方交界处
A.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转弯处宜为弧线形
B.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应短于500m
C.排水沟的出水口,应设置跌水和急流槽将水流引出路基或引入排水系统
D.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E.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
A.切土
B.运土
C.卸土
D.倒退(或折返)
E.空回
A.压缩性高
B.抗剪强度高
C.抗剪强度低
D.天然孔隙比大
E.天然含水率高
A.逐层向坡向填筑
B.逐层向上填筑
C.填筑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
D.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法
E.宜用于用推土机从路堑取土填筑距离较短的路堤。
A.从原地面开始水平填筑
B.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
C.逐层向上填筑
D.每填筑一层,经水准仪检测合格后,再填上一层土
E.宜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
A.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
B.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C.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降低
D.其降低值等于超高值
E.边沟断面必须为矩形
A.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
B.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
C.含草皮的土
D.含生活垃圾的土
E.腐殖质的土
A.重黏土
B.膨胀土
C.砂类土
D.路堑的弃方地段
E.盐渍土
A.微差爆破
B.预裂爆破
C.光面爆破
D.洞室爆破
E.定向爆破
A.辅助工程量少
B.保证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
C.符合施工工期和开挖深度的要求
D.有利于维护岩体完整和边坡稳定
E.可以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
A.砂
B.碎石
C.砂砾
D.生石灰
E.粉煤灰
A.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
B.平面转弯处设置
C.每隔300~500m设置
D.坡度不能有变化
E.每隔500~800m设置
A.砂类土
B.有机质土
C.冻土
D.强膨胀土
E.粘土
A.缺乏石料的地区
B.挖方路段的山坡
C.地形条件有利于布置拉筋的路段
D.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
E.地形陡峭的山坡
A.挡土墙
B.间接防护
C.边坡锚固
D.土钉支护
E.抗滑桩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