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
A.砂和碎石要连续级配
B.在满足配合比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前提下,宜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C.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位置固定”的原则
D.控制入模坍落度,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增大入模坍落度
E.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25℃
A.地质雷达
B.弯沉
C.取芯检测
D.超声波
E.无损检测
A.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
B.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3m以上
C.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
D.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斜接缝
E.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抛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A.搭接接头错开500mm以上
B.搭接宽度沿卷材宽度方向不小于150mm
C.搭接宽度沿卷材长度方向不小于100mm
D.卷材应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铺设
E.热熔法铺设时,卷材需用滚筒辊压粘牢
A.原材料含水量变化
B.集料的颗粒组成变化
C.施工温度的变化
D.运输距离
E.试验段
A.加固注浆法
B.化学注浆
C.压密注浆
D.电动化学注浆
A.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B.集水井的净截面尺寸应根据持水流量确定,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
C.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3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D.持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上面低0.3-0.4m
A.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B.先边跨,后中跨,再次跨
C.先中跨,后边跨,再次跨
D.先次跨,后中跨,再边跨
A.城市主管部门
B.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
D.监理单位
A.钢管
B.球墨铸铁管
C.钢筋混凝土管
D.不锈钢管
A.观感检测
B.气压检测
C.真空检测
D.破坏性检测
A.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
B.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
C.宜设置在机动车道、道路绿化带下面
D.宜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A.卵石或砂砾
B.卵石或块石
C.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
D.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
A.开挖沟槽→开挖导沟→修筑导墙→清除糟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B.开挖导沟→开挖沟槽→修筑导墙→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C.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开挖沟槽→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钢筋笼→下导管→吊放接头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D.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开挖沟槽→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A.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
B.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
C.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D.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A.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及人工填土
B.挖孔桩截面一般为圆形孔径3000mm
C.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
D.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孔壁技术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