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一建建筑工程实务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
A.采取对称安装、对称固定的工艺
B.按吊装程序先划分吊装作业区域,按划分的区域、平等顺序同时进行
C.钢柱通常以2~4层为一节,吊装一般采用二点正吊
D.每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
E.同一节柱、同一跨范围内的钢梁,宜从下向上安装
A.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B.砖垛应与所附砖墙同时砌筑,并隔皮与砖墙搭接
C.空心砖墙砌筑时,孔洞应沿墙呈垂直方向
D.空心砖墙的转角处,应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E.空心砖墙砌筑中途停歇时应留斜槎
A.混凝土泵可以将混凝土一次输送到浇筑地点
B.混凝土泵车可随意设置
C.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相同
D.混凝土泵送应尽量连续工作
E.混凝土泵送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
A.距主梁轴线1m,且平行于主梁轴线
B.距主梁轴线1.8m,且平行于主梁轴线
C.距主梁轴线2m,且平行于主梁轴线
D.距次梁轴线2m,且平行于次梁轴线
E.距次梁轴线1m,且平行于次梁轴线
A.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以上部位
B.长期浸水
C.受化学环境侵蚀的部位
D.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的内隔墙
E.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A.槽式
B.穿心式
C.拉杆式
D.锥锚式
E.台座式
A.实用性
B.安全性
C.耐久性
D.经济性
E.相容性
A.有主次梁的横板,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B.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设垂直缝
C.单向板的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的长边的任意位置
D.墙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以外处
E.柱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A.热轧钢筋按屈服强度(MPa)分为300级、335级、400级三种
B.钢筋机械连接所采用的钢筋最小直径宜为16mm
C.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D.矩形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45°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A.砌筑前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提前2d浇水湿透
B.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墙体时,墙体底部可用烧结多孔砖砌筑
C.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下部可现浇混凝土坎台,高度宜为150mm
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
E.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A.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B.施工缝处混凝土,要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达到不小于1.2N/mm2,才能继续浇筑
C.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宜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D.单向板施工缝留在平行于长边的任何位置
E.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的2/3处
A.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清理模板
C.进行模板验收
D.钢筋的隐蔽工程验收
E.铺干水泥
A.强度较高
B.可模性好
C.延性好
D.抗裂性差
E.耐久性差
A.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
B.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
C.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
D.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E.采用原槽土模时,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50m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0~30mm
A.掺入一定量的缓凝减水剂
B.掺入适量微膨胀剂
C.尽量增加水泥用量
D.选用硅酸盐水泥
E.采用人工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A.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
B.适当提高水灰比,提高水泥用量
C.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D.预埋冷却水管,进行人工导热
E.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形基础
D.箱形基础
E.球形基础
A.上层滞水
B.含水丰富的潜水
C.承压水
D.含水量不大的潜水
E.裂隙水
A.水准点
B.坑底标高
C.边坡坡度
D.水平标高
E.基坑平面位置
A.施工中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底面以下0.5~1.5m
B.对于密集沉桩桩群,应从四周开始往中间施工
C.垫层混凝土应在基础验槽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D.验槽时,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配合共同完成
E.当基础下的持力层较软弱,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