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一建建筑工程实务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
A.四类土
B.五类土
C.六类土
D.七类土
E.八类土
A.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
B.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
C.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D.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E.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
A.二类土
B.三类土
C.四类土
D.五类土
E.六类土
A.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于地下水环境
B.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
C.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D.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5℃
E.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
A.一类土
B.二类土
C.三类土
D.四类土
E.五类土
A.自来水
B.水泥砂浆
C.原水胶比的水泥浆
D.同品牌的减水剂
E.同品牌的缓凝剂
A.潮湿的黄土
B.天然级配砂石
C.种植土
D.冲积砂土层
E.夹有碎石、卵石的砂
A.基层表面涂刷的处理剂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
B.铺贴时不用排空卷材下面的空气,滚压粘贴牢固即可
C.低温施工时,搭接部位应加热后再粘贴
D.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E.搭接缝部位宜以沥出沥青为度
A.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B.挡土灌注桩支护
C.短桩横隔板支撑
D.斜柱支撑
E.水泥土桩墙
A.距屋面周边800mm以内以及叠层铺贴的隔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B.屋面坡度小于3%,卷材宜垂直屋脊铺贴
C.卷材铺贴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圆弧形
D.卷材找平层设分格缝时,分格缝宜设于板端缝位置,并填密封材料
E.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不应采取空铺法和点粘或条粘法施工
A.地下连续墙
B.斜柱支撑
C.排桩支护
D.逆作拱墙
E.叠袋式挡墙支护
A.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
B.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
C.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应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
D.上下两层胎体增强材料应相互垂直铺设
E.胎体材料长短边搭接不应小于50mm
A.基坑开挖可采用机械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
B.基坑开挖方案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
C.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设置好控制点
D.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E.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验槽,减少暴露时间
A.墙体水平施工工缝应留在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
B.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大于300mm
C.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
D.垂直施工缝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E.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可留在板墙接缝处
A.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到场
B.地基基础设计文件
C.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D.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E.槽底未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底土未扰动等条件良好的基槽
A.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
B.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C.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D.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E.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各种钢筋和绑扎钢丝,可接触模板
A.斜拉支撑
B.板桩围护墙
C.挡土灌注桩支护
D.灌注桩排桩围护墙
E.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A.沉降观测
B.场地沉降观测
C.结构层间压缩测量
D.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
E.倾斜观测
A.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
B.在抹灰、吊顶、细部、地面湿作业及电气工程等已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
C.新抹的砂浆常温要求5d以后,现浇混凝土常温要求14d以后,可涂饰建筑涂料
D.涂水性涂料时,混凝土及抹灰面层的含水率应在10%以下,基层的pH值不得大于10
E.冬期施工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为85%以下
A.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B.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
C.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人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D.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mm
E.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