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
A.围岩体内位移
B.地表下沉
C.周边位移
D.拱顶下沉
E.锚杆轴力及抗拔力
A.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
B.防排水措施已全部施做完毕
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位移量的80%~90%
D.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天
E.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天
A.传统矿山法
B.盾构法
C.新奥法
D.掘进机法
E.浅埋暗挖法
A.短进尺
B.强支护
C.快支护
D.弱爆破
E.勤观测
A.周边位移
B.拱顶下沉
C.钢架内力及外力
D.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A.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B.可能出现塌方、滑动的部位及发展趋势
C.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及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D.可能出现突然涌水的地点及对施工的影响
A.Ⅲ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不得超过90m
B.Ⅳ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不得超过50m
C.Ⅴ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D.Ⅳ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A.稳定状态
B.平衡状态
C.临界状态
D.不稳定状态
A.Ⅳ级围岩必要时可加设钢支撑
B.Ⅲ级围岩支护可采用局部锚杆
C.钢支撑常用于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
D.喷射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的部位时,钢筋网是唯一被批准的配筋形式
A.应严格控制超挖,尽量减少欠挖
B.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台阶不宜分层过少
C.采用复合式衬砌时,不需适当预留变形量
D.所有开挖应按设计标明的开挖线进行施工,并一次挖够
A.有地下水
B.存在高初始应力
C.无高初始应力存在
D.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A.超前锚杆
B.管棚支护
C.预注浆方法
D.超前小导管
A.风管式通风
B.巷道式通风
C.风墙式通风
D.自然通风
A.中导洞法
B.中隔壁法
C.全断面法
D.双侧壁导坑法
A.洞口土石方开挖可采用大爆破以缩短工期
B.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
C.明洞段顶部回填土方每层厚度不得小于0.3m
D.当明洞与暗洞衔接时,施工宜采用先墙后拱法
A.竖井内的电气装置应采用双回路输电
B.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
C.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使用绝缘胶皮线
D.瓦斯地段宜使用煤矿专用密封阻燃铜芯电缆
A.风管式通风
B.巷道式通风
C.风墙式通风
D.风板式通风
A.洞内应顺坡排水,其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
B.洞内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处理
C.浇筑二次衬砌前发现防水层有破损必须进行处理
D.塑料止水带,其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
A.爆破的装药量应予严格控制
B.主洞上拱部的开挖应慎重施工
C.中隔墙施工是隧洞开挖的关键
D.三导坑开挖,先挖中导坑再侧导坑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