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
A.发热、出血、贫血
B.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较少见
C.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比例增高
D.骨髓可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细胞减少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和积分减低
A.平衡盐
B.等渗盐水
C.1.86%乳酸钠
D.5%葡萄糖
E.1.25%碳酸氢钠
A.纤维素性炎
B.出血性炎
C.化腋性炎
D.浆液性炎
E.变质性炎
A.>25周至<37足周
B.>26周至<37足周
C.>27周至<38足周
D.>28周至<37足周
E.>28周至<38足周
A.休克
B.骨筋膜室综合征
C.脂肪栓塞综合征
D.血管神经损伤
E.缺血性骨坏死
A.FMN
B.CoQ
C.Cvrb
D.
E.FAD
A.皮下注射阿托品
B.肌内注射哌替啶
C.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D.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E.口服硝酸甘油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丙种球蛋白
E.达那唑
A.发热
B.反应差
C.苦笑面容
D.皮肤黄染
E.阵发性哭闹
A.行为中的评价
B.行为后的评价
C.行为前的监督
D.行为后的监督
E.行为中的选择
A.1/3张液
B.1:1溶液
C.2:1等张含钠液
D.4:3:2溶液
E.2:3:1溶液
A.产后24小时内,每3—4小时哺乳一次
B.少量口服抗生素,预防乳头皲裂
C.会阴部可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冲洗
D.必须退奶时,可口服大剂量孕激素
E.产后访视应在产后42天开始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续发率
A.消除细菌毒素
B.防止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C.抑制肠道细菌
D.预防感染中毒性休克
E.减少真菌感染
A.贫血
B.出血
C.高血压
D.胃肠道症状
E.心力衰竭
A.妊娠20~22周
B.妊娠24~26周
C.妊娠28~30周
D.妊娠32~34周
E.妊娠36~38周
A.精神萎靡
B.呼气有烂苹果味
C.强酸性尿
D.心率增快
E.呼吸变浅变慢
A.每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B.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C.每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D.两侧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E.每侧肾血浆的滤过量
A.可间接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
B.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C.可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
D.能反映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
E.可作为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A.ATC
B.AU
C.CTA
D.CUA
E.G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