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A.12.5mmol/L
B.25mmol/L
C.37.5mmol/L
D.50mmol/L
E.75mmol/L
A.胃液中不含脂肪酶
B.脂肪酶不能在胃液中起作用
C.胃酸不能将其分解成乳糜微粒
D.脂类不溶于水
E.脂类溶解度太高
A.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B.补充肝糖原
C.调节酸碱平衡
D.防止乳酸酸中毒
E.蛋白质合成加强
A.α1、α2、β、γ白蛋白
B.白蛋白、γ、β、α1、α2
C.γ、β、α1、α2、白蛋白
D.白蛋白、α1、α2、β、γ
E.α1、α2、γ、β白蛋白
A.0.04mol/L
B.0.05moI/L
C.0.1mol/L
D.0.2mol/L
E.0.8mol/L
A.丙氨酸和谷氨酰胺
B.谷氨酸和丙氨酸
C.瓜氨酸和精氨酸
D.半胱氨酸和瓜氨酸
E.组氨酸和赖氨酸
A.储能和功能
B.生物膜的组成
C.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D.营养必须脂肪酸
E.氮平衡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己糖激酶
C.6-磷酸果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柠檬酸合酶
A.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B.拓扑酶的作用
C.RNA引物合成不足
D.随从链的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
E.DNA连接酶缺失
A.丙氨酸和谷氨酰胺
B.谷氨酸和丙氨酸
C.瓜氨酸和精氨酸
D.半胱氨酸和瓜氨酸
E.组氨酸和赖氨酸
A.肺
B.肾上腺皮质
C.睾丸
D.卵巢
E.肾
A.5-磷酸核糖和NADH+H+
B.6-磷酸果糖和NADH+H+
C.3-磷酸甘油醛和NADH+H+
D.5-磷酸核糖和NADH+H+
E.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H+H+
A.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280nm
B.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C.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D.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是借肽键相连
E.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A.核糖核酸酶
B.胰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羟基肽酶
E.胃蛋白酶
A.不参与DNA复制
B.能去除引物,填补空缺
C.合成冈崎片段
D.不参与RNA复制
E.连接DNA双链中单链缺口的两个末端
A.精氨酸和瓜氨酸
B.精氨酸和甘氨酸
C.精氨酸和鸟氨酸
D.鸟氨酸和甘氨酸
E.鸟氨酸和瓜氨酸
A.必须脂肪酸转变为前列腺素
B.乙酰COA合成酮体
C.为肝外组织提供能量
D.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E.转氨基作用
A.乳酸脱氢酶
B.果糖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1
D.磷酸果糖激酶-2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A.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280nm
B.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C.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D.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是借肽键相连
E.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A.也称全酶
B.通过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
C.由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D.与酶活性有关,但在反应中不被修饰或发生改变
E.一般对热稳定,不能用透析方法与酶蛋白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