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
A.明渠导流
B.束窄河床
C.隧洞导流
D.涵管导流
E.分段分期
A.对外交通方案应确保主要道路与对外交通衔接
B.对外交通方案应确保施工工地具备完成施工期间外来物资运输任务的能力
C.对外及场内交通应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D.对外及场内交通应保持运物畅通,设施及标志齐全
E.场内交通规划应避免超限运输
A.灌浆孔的施工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B.灌浆压力大于5MPa的工程,灌浆孔应分段进行灌浆
C.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
D.灌浆质量压水试验检查,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
E.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1/min时,继续灌注60min
A.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必须与设计孔向一致
B.孔内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C.灌浆孔宜选用较小的孔径
D.灌浆前宜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
E.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70%
A.纯压式灌浆多用于吸浆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5m的情况
B.灌浆压力在5MPa以上的灌浆为高压灌浆
C.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采用分段钻灌法
D.帷幕灌浆可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钻进
E.帷幕灌浆应优先采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30cm
A.隧洞回填灌浆的浆液较浓,采用填压式灌浆
B.当隧洞具有8°以上坡度时,灌浆应从最低一端开始
C.水工隧洞灌浆大多为浅孔
D.隧洞回填与固结灌浆的检查孔的数量均不应少于基本孔的10%
E.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起始10min内,灌入孔内的水灰比为2∶1的浆液不超过5L
A.锚喷支护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对围岩进行保护与加固的主要技术措施
B.锚喷支护适用于不同地层条件、不同断面大小、不同用途的地下洞室
C.锚喷支护较传统的模注混凝土衬砌施工速度加快一倍以上且造价高
D.锚喷支护技术仅有单一的喷混凝土或锚杆支护
E.锚喷支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工作特性,对围岩的支护更合理更有效
A.人工洒水可适用于任何部位,劳动强度较大,洒水范围受到限制
B.自流养护的养护效果较稳定
C.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8d
D.粒状的养护材料具有隔热保温和混凝土表面保护的功效
E.混凝土养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所在结构部位的重要性
A.钢筋代换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B.高级钢筋代换低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C.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3mm
D.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则其矫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E.对于直径≤20mm的非轴心受拉构件的接头,可采用绑扎接头
A.划定料场范围
B.确定开采工艺
C.设置排水系统
D.修建施工道路
E.分期分区清理覆盖层
A.各区料的填筑顺序优先采用“先细后粗”法
B.主次堆石区填筑时,采用进占法填筑
C.垫层区填筑时上游边线水平超宽15~30cm
D.垫层区碾压时逆坝轴线方向行驶,振动碾距上游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40cm
E.各区料填筑时,卸料的堆与堆之间留0.5m左右的间隙
A.质量轻
B.体积小
C.碾压遍数多
D.深度大
E.效率高
A.错距法压实
B.碾压方向
C.分段碾压碾迹搭接宽度
D.碾压行车速度
E.碾压次数
A.全断面开挖方式
B.竖向分段开挖
C.先导洞后扩大开挖方式
D.台阶扩大开挖方式
E.分部分块开挖方式
A.坡度小于15%的隧洞称为平洞
B.平洞按功能可分为勘探洞、施工支洞和主体洞
C.断面面积为60m2,等效直径为8m的平洞为大断面平洞
D.勘探洞一般不作永久支护
E.不过水洞可做临时性支护
A.吊罐法
B.土压平衡法
C.爬罐法
D.泥水平衡法
E.反井钻机法
A.施工场面受到限制,施工难度大
B.岩石爆破的单位耗药量大
C.爆破集中且多
D.爆破质量要求高
E.破碎岩石的难度小
A.北方的房屋间距一般采用1.0~1.5倍檐口高
B.居住建筑应集中布置于离生产区稍远的地点
C.布置地点应考虑居住建筑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具有良好建筑朝向的地段
D.可通过绿化遮阳措施防止西晒
E.考虑必要的防震抗灾措施和防止噪声干扰的措施
A.最大重量
B.混凝土预制件的日平均需要量
C.供应计划
D.原材料来源
E.原材料供应运输方式
A.工程筹建期
B.工程准备期
C.主体工程施工期
D.工程完建期
E.工程验收期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