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A.向斜构造盆地
B.背斜构造盆地
C.单斜构造自流盆地
D.层状构造
A.路线与岩层走向相反,倾向平行
B.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倾向相反
C.路线与岩层走向相反,倾向一致,边坡倾角小于岩层倾角
D.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倾向一致,边坡倾角大于岩层倾角
A.地应力
B.散体结构
C.人类的活动
D.地下水
A.振冲置换
B.地下连续墙
C.固结灌浆
D.土钉支护
A.在粉沙层中,当动水压力大于土粒的浮容量时,易产生机械潜蚀现象
B.可采用堵截地表水或设置反滤层等措施,处置潜蚀问题
C.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两种作用,往往会同时进行,常发生在我国的黄土层及岩溶地区
D.处置流沙问题,可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打板桩、化学加固法等。
A.两梁端之间
B.每隔50m 处
C.梁端与桥台之间
D.桥梁的铰接处
E.每隔70m 处
A.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B.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积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 倍
C.圈梁高度不小于150mm
D.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180mm×180mm
E.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断
A.洞身
B.洞口
C.端墙
D.基础
E.附属工程
A.锚杆、土钉,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钻孔深度计算或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
B.锚杆是设置在基坑侧壁土体内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
C.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D.锚杆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
E.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
A.透气性良好
B.耐碱性良好
C.抗冲击性良好
D.施工方便,重涂容易
E.耐水性良好
A.水灰比
B.骨料的颗粒形状
C.砂率
D.拌合物的流动性
E.养护湿度
A.实施平法可以减少图纸数量
B.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方式、原位注写方式
C.Ф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D.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Ф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Ф25,下一排纵筋为2Ф25
E.板块集中标注注写为“LB5h=110B:XФ12@120;YФ10@100”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mm、板下部X向贯通纵筋Ф12@120、板下部Y向贯通纵筋Ф10@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A.浇筑时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m
B.当气温为3℃时,不可采取喷水养护
C.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mm
D.防水混凝土应采用蒸汽养护
E.结构变形缝应按施工方案设置
A.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00mm的输送泵管
B.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6m
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25℃
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E.掺入15%~25%的粉煤灰可以降低水化热
A.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
B.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C.砖围墙应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
D.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
A.分段计算法
B.分层计算法
C.补加计算法
D.补减计算法
A.悬索桥
B.刚架桥
C.拱式桥
D.梁式桥
A.砖墙承重
B.屋架承重
C.梁架承重
D.钢筋混凝土梁板承重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