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一级造价师>建设工程计价
建设工程计价
A.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
B.竣工结算前42天
C.竣工验收前42天
D.竣工决算前42天
A.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偏差超过20%
B.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偏差超过20%,且引起措施项目相应变化
C.合同工程量偏差超过15%,且引起措施项目相应变化
D.合同工程量偏差超过15%
A.发包人应当承担基准日之前发生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在招标投标阶段不可能合理预见的风险
B.如果有关价格(如人工、材料和工程设备等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考虑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起的价款调整
C.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开工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
D.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可以调整
A.3天,6000元
B.1天,3000元
C.3天,4000元
D.1天,4000元
A.按照机械设备台班费计算
B.按照台班费中的设备使用费计算
C.自有设备按台班折旧费、人工费与其他费之和计算
D.租赁设备按照台班租金计算
A.承包人导致的工程延误,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B.发包人导致的工程延误,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C.承包人导致的工程延误,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
D.无论何种情况,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A. 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材料,以承包人自行采购的价格取代暂估价
B. 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设备,由发承包双方以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以中标价取代暂估价
C. 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专业工程,不应按工程变更确定价款而应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确定工程价款
D. 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专业工程,承包人不得参加投标
A.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B.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C.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D.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A.工程变更索赔
B.工程延误索赔
C.不可预见的不利条件索赔
D.合同终止的索赔
A.工程数量以承包人提交的现场签证报告为准,无须发包人确认
B.根据核实的工程数量和承包人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的计日工单价计算
C.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该类计日工单价的,由发包人确定该类计日工单价
D.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该类计日工单价的,由承包人确定该类计日工单价
A.合同工程量偏差超过15%
B.合同工程量偏差超过15%,且引起措施项目相应变化
C.措施项目工程量超过10%
D.措施项目工程量超过10%,且引起施工方案发生变化
A.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
B.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措施项目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方法确定单价
C.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外,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
D.措施项目费应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
A.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
B.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
C.造成合同价款增加或减少的,合同价款均不予调整
D.造成合同价款增加或减少的,合同价款均予以调整
A.合同价格中不包括暂估价
B.签约合同价中包括暂估价
C.签约合同价中不包括暂估价
D.合同价格中包括暂估价
A.建设单位管理费
B.研究试验费
C.生产准备费
D.工程保险费
E.临时设施费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