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A.设置环形截水沟
B.设置平孔
C.设置斜井
D.设置渗井
A.沉桩中遇到较难穿透土层时,接桩宜在桩尖穿过该土层前进行
B.每根桩应间歇沉至控制高程
C.宜采用GPS进行垂直度控制
D.焊接接桩时,满足三级焊缝的要求
A.距墙背2m内不得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B.基坑开挖宜分段跳槽进行,分段位置宜结合伸缩缝、沉降缝等设置确定
C.基础应在基础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及时回填夯实
D.设计挡土墙基底为倾斜面, 超挖深度不得超已过基础厚度的1/5
A.一级标准以下的公路工程
B.长度3000m以下的隧道工程
C.单座桥长1000m以下、单跨跨度150m以下的桥梁工程
D.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
E.二级标准以下的公路工程
A.填料试验、检测报告
B.对施工图的修改建议
C.弃方实施方案
D.安全保证措施
E.环保措施
A.填隙碎石施工应采用胶轮压路机
B.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不得开放交通
C.填隙碎石层上为薄沥青面层时碾压后填隙碎石表面的集料间空隙应填满集料不得外露
D.填隙料的用量宜为集料质量的30%~40%
E.应由近到远将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并严格控制卸料距离
A.非承重侧模板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
B.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竭陷和裂缝现象时才可拔除
C.钢筋混凝主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才可拆除
D.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侧模应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后拆除底模及支架应在结构建立预应能力前可拆除
E.现浇混凝土拱圈的拱架设计未规定时应在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卸落拆除
A.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的项目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项目
C.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项目
D.工程量小、周期较短的项目
E.临时设施等施工铺助项目
A.直接费
B.施工辅助费
C.规费
D.安全生产费
E.工程一切险
A.路面文字标记
B.立面标记
C.实体标记
D.突起路标
E.线形诱导标
A.地下水
B.岩石的坚硬程度
C.主要软弱结构面
D.岩体完整程度
E.初始地应力
A.施工测量应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测量布局原则
B.由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工作
C.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过稀而不能满足施工放样时需要加密布点联测
D.标段的起点与终点应相邻标段共用同一水准
E.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点)进行定期复测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A.场区平整硬化费用
B.红线范围内贯通便道费用
C.承包人工地实验室区域临时便道费用
D.工地实验室属于固定资产的仪器折旧费
E.工程交工、竣工验收费
A.自落间歇式搅拌设备
B.强制间歇式搅拌设备
C.连续滚筒式搅拌设备
D.间断滚筒式搅拌设备
A.合同约定交工日期所在年份的价格指数作为当期价格指数
B.合同约定交工日期所在年份的价格指数作为基期价格指数
C.该延长的交工日期所在年份的价格指数作为当期价格指数
D.该延长的交工日期所在年份的价格指数作为基期价格指数
A.加工标志的支撑结构时钻孔、焊接作业应避免损伤钢材镀锌层
B.为提高标志的视认性门架式标志的图板应适当后仰
C.立柱的长度应根据规范及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标志实际设置位置的情况进行确定
D.路侧单柱式标志的内边缘至硬路肩边缘的距离应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A.逃生通道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20m
B.逃生通道内径不宜小于1.0m
C.逃生通道应随开挖进尺的增加不断加长
D.逃生通道应设置在洞口至二次衬砌之间
A.孔口处应设置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的护圈
B.挖孔施工时相邻两桩孔可同时开挖
C.采用混凝土护壁支护的桩孔全部挖完后再护壁
D.桩孔直径应符合设计规定孔壁支护可以占用桩径尺寸
A.试模的直径x高=50mmx50mm
B.试模的直径x高=100mmx100mm
C.试模的直径x高=150mmx150mm
D.试模的直径x高=250mmx250mm
相关阅读
TA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