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题库
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A.原地基应挖成台阶
B.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予以夯实
C.原地基应削坡以放缓边坡
D.原地面铺透水性好的材料
E.原地面铺水泥砂浆
A.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块石回填
B.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50cm
C.除满足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外,承载力还应满足设计要求
D.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E.当路堤原地基横坡陡于1:5时,应设置支挡结构物
A.灌砂法
B.环刀法
C.贝克曼梁法
D.落锺仪法
E.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A.锚杆孔深应大于锚固长度200mm
B.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C.钢筋网与岩面的间隙宜为30mm
D.固定锚杆的砂浆应捣固密实
E.钢筋网与锚杆不宜连接牢固
A.对填土掺加生石灰
B.压路机吨位偏小
C.碾压轮印重叠
D.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E.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A.上段较陡
B.向下逐渐放缓
C.上坡较缓
D.向下逐渐变陡
E.急流槽纵坡应大于地形坡度
A.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公路路堤,应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B.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C.地面横坡缓于1.:4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D.地面横坡陡于1: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范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E.地面横坡为1:3~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A.原地面为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规定
B.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C.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3m
D.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
E.如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A.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可采用不同填料填筑
B.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
C.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下层
D.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上层
E.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A.管式渗沟
B.平式渗沟
C.填石渗沟
D.洞式渗沟
E.立式渗沟
A.施工前应截断流向拓宽作业区的水源,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通畅
B.老路堤高度小于2m时,老路堤坡面处理后,可直接填筑新路堤
C.可以将老路基的边坡清挖物用作新路堤填料
D.拓宽部分的路堤应采用非透水性填料填筑
E.当加宽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或翻挖原有路基等工程措施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堤
B.河滩低洼地带,可被水淹没的填土路堤
C.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
D.土质路堤工程的施工
E.半填半挖地段、挖填方交界处
A.爆破法
B.冻土锯
C.日光暴晒
D.热水开冻
E.深孔破冻法
A.压实容易
B.强度高
C.挖取方便
D.密度高
E.水稳定性好
A.护面墙
B.抗滑桩
C.边坡锚固
D.土钉支护
E.挡土墙
A.植物防护
B.挂网喷护
C.护面墙
D.锚杆挡土墙
E.绿化边坡
A.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
B.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进行路基施工
C.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0℃以下,不超过10天时进行的路基施工
D.当昼夜平均温度上升到0℃,但冻土并未完全融化时进行路基施工
E.当昼夜平均温度上升到3℃,但冻土并未完全融化时进行路基施工
A.GPS-RTK法
B.坐标法
C.渐近法
D.偏角法
E.支距法
A.砂土质土
B.有机质土
C.巨粒土
D.碎石土
A.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B.不得在由透水性不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C.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D.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相关阅读
TAGSS